粤港澳大湾区垃圾分类处理及环卫设施展览会
2023年3月16-18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区)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明年3月,《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各区(市)县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创新推行垃圾分类,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加快形成前端收集、中端运输、末端处置的垃圾分类完整链条。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抓好垃圾分类示范创建,通过加强科学管理、探索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掀起垃圾分类新时尚,助力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一批示范点位引人瞩目。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九江街道——投用循环设施,农村垃圾分类有新招

垃圾中转站,一定就是污水横流吗?那都是老观念了,双流区九江街道在双流区城管局指导下,街道办联合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四川中环美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清洗垃圾桶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循环设施处置,最终污水变清水实现再利用。

“看嘛,这就是进水口,黑色的!旁边这根就是出水口,已经是透明的清水!”指着设施上的两根管道,技术人员介绍,这套系统运行包括3大环节:一是对污水进行就地收集;二是通过专用无泄漏污水转运车将垃圾污水转运至集中成套污水处理房;三是专用设施通过混凝沉淀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处理、TRMBBR一体化处理等工艺,使污水变清水。

技术人员表示,该设施无需操作人员值守,在手机等无线移动端即可随时查看和操作,24小时连续运行。日处理能力为1立方米,一年可处理高浓度生活垃圾污水365立方米。按一个移动式垃圾房每日冲洗垃圾桶及地面使用约50L水计算,本项目每日处理回用的清水可供约20个移动式垃圾房冲洗使用。

同时,与传统垃圾污水处理厂相比,这套设施具有总投资成本小,运行成本低等诸多优势,示范潜力巨大。

延伸

“以前,垃圾污水没有专门收集管理,易出现垃圾房外污水横流的现象,对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双流区城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特别适合中小型垃圾中转站应用。

为配合收集垃圾站的污水,泉水凼社区新投用的垃圾房除按垃圾分类要求分类设置4个投放口以外,还配备了污水存储箱,方便冲洗垃圾桶的污水收集。

“以前,垃圾池里仅放着几个开着盖口的垃圾桶,居民投放垃圾远远地一扔了事,环境十分脏乱。现在这样一改,不仅方便投放,而且方便清洗,门口一点味道都闻不到了!”居民李婆婆指着门外的垃圾集中收集房高兴地说。

“以前,冲洗垃圾房的污水都是直接流到地上的,现在集中收集,极大地提升了环境品质。”相关负责人介绍。

黄水镇——倡导垃圾分类,“积分兑换银行”受欢迎

在双流区黄水云华新村,一家专存垃圾不存钱的新“银行”——“云华新村垃圾分类积分兑换银行”受到居民欢迎。

在“空港花田”景区入口,云华社区村民、“行长”罗梦正在忙着为村民们办理“存款”业务:

“纸板20斤,你这次就有100积分。”罗梦一边过秤一边让坐在“收银台”里的工作人员将这笔“生意”输入电脑。说话间,一张“银行”小票就从“连锁会员管理系统”输出来。

“拿可回收垃圾过来挣积分,既方便了我们小区居民,又提升了大家的环保意识,这些积分能兑换生活日用品等礼品。” 接过小票,看到“银行账户”里有了100积分,村民青松乐呵呵地说。

在现场,前来交存可回收垃圾的村民们络绎不绝。双流区城管局垃分办工作人员罗莎介绍,为鼓励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双流区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建设“垃圾分类银行”,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效率。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

一头连着文明!

加快提升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城市环境品质,

做好垃圾分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爱成都·迎大运”,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双流区从规划、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思考,全面提升全区环境品质。

当前,双流区城管局正强化宣传引领,进一步增强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引导群众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打造文明卫生城市,一批示范点犹如雨后春笋次第呈现。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广告开服福利,上古神兽免费送,点击即享VIP20!!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西航港街道——厨余垃圾应分尽分

厨余垃圾是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在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示范点位,一系列“组合拳”让厨余垃圾的投放有了明确的路径。

下午1点,正是小区集中投放厨余垃圾的时间。居民们纷纷从楼道里出来,排着队自觉把厨余垃圾投放到绿色垃圾桶里。

投完垃圾,他们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厨余垃圾定时投放积分手册》,由工作人员盖章确认。“养成定时定点规范投递垃圾的习惯,不仅环境更卫生了,还会得到奖励,真是一举两得。”投递完手里的一袋厨余垃圾,居民张婆婆说道。

莲花社区厨余垃圾的投放有两个原则——定时、定点。

其中“定时”是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每天中午12∶30到下午13∶30,下午18∶00到19∶30集中投递。“时间表是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后排出来的,现在大家都已经形成了习惯。”工作人员介绍,统一时间和地点,有利于厨余垃圾投递的完全落实。

“开始还需要志愿者提醒,如今,分类投放已经形成一种自觉了。”一位投放垃圾的大爷说,厨余垃圾分开后,环境卫生整体提升了很多,以前下楼遛个弯要离垃圾桶远点儿,又脏又臭!现在不一样了,从垃圾房门口过也闻不到味道,他乐呵呵地说。

延伸

双流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优化全区人居环境,提升广大群众的健康素养,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双流区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深化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建立第三方测评机制,每月考核每月通报。今年,全区城镇社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将基本实现全覆盖。

目前,按照“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和“政府集中收运处置+社会企业收运处置”的工作思路,双流区正大力推进厨余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化”、收运模式“市场化”、处理最大“资源化”和工艺方式“多样化”,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作链条和完善的厨余垃圾收运处理模式。

黄甲街道——建成一体化垃圾分类便民服务站

当你路过双流区黄甲街道垃圾分类便民服务站时,一定会被站内时尚、科技的元素吸引。

服务站集合大数据应用、垃圾分类展览展示、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理设施和二次分拣于一体。其中,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显示器可以清晰地看到街道大雁社区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情况,包括每种桶内垃圾的投放体积、重量、近段时间的投放趋势曲线,具体到每一户居民的投放记录等信息。

而展览厅集中科普示范、教育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既是科普学习的区域,也是青少年接受垃圾分类教育的互动场所。“便民服务站通过‘源头减量、智能投放、实时变现、分类收运、循环再生’,引导普通家庭进行精细化垃圾分类,达到了精准分类、源头减量的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大雁新居836户居民全部登记注册,累计分类投放垃圾达到三千余人次。

延伸

结合区情实际,双流区以构建“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城市生态为理念,推动实施“互联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治理垃圾分类新路径。

双流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黄甲街道为例,该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从前端到后端集成了智能分类收集、人工二次分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暂存、餐厨垃圾预处理、垃圾分类流程及再制造品陈列展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各项数据可溯源、实时监管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切实保证垃圾分类减量化要求。

通过智能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将垃圾分类引入“互联网+”模式,实现大数据联网,真正做到了数据溯源,实时掌控垃圾分类工作各项细节的成效。

完善链条,抓好终端处置配套

大件垃圾处置场建设运行。2019年,双流区投入680余万元,在双流垃圾压缩站内建设一座日设计处理量为50吨—100吨的大件垃圾处置场,2019年底开始试运行。

有害垃圾暂存点升级改造。按照市分类办《成都市有害垃圾暂存设施设置标准》最新要求,拟对全区现有有害垃圾暂存点进行升级改造,将对标最新标准,打造标准化、规范化有害垃圾暂存场所。

当前,双流区正在积极推进日处理量400吨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站建设和年处理能力40万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设施项目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投用。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2020年,双流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继续采取部门牵头和镇(街道)属地负责相结合的方式,除东升街道和西航港街道部分小区由区城管局采取市场化方式管理外,其余区域由属地镇(街道)负责。

截至11月中旬,双流区新增51个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市场化管理,新增垃圾分类投放点位400余个、新投放分类垃圾桶1700余个,新增垃圾分类居民10.5万户,全区城镇社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约达88%。

下一步,双流区将在取得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积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不断提高片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水平。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深圳垃圾分类展_环卫设施展_固废展_深圳环保展_2023粤港澳大湾区垃圾分类及环卫设施展_深圳水处理展_环境监测展_智慧水务展_城镇水务展 » 双流区: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扫一扫,加我微信

2023粤港澳大湾区垃圾分类处理及环卫设施展览会

展位预定在线咨询
展位预定 展位预定